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首页 > 实时讯息 >

白洋淀上|低空经济安全新场景来了

当一架“黑飞”无人机闯入白洋淀水域上空时,中国通号空管监视防护系统在数秒内锁定目标,轨迹追踪、电子围栏、反向接管一气呵成。3月17日,在白洋淀水域上,雄安新区(安新县)低空经济融合示范区空域管控场景暨中国通号无人机监视防护系统正式启动,一个关乎低空经济安全的新场景呈现在大众面前。

这场看似寻常的技术演示,实则是雄安新区低空经济生态的一次“压力测试”——安全与开放的天平如何校准?创新与规则的边界如何定义?雄安以一场“空域管控”实践,给出了答案。

低空经济本质是“向天空要效率”,但效率的前提是秩序。正如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尚合所说,雄安新区是未来城市典范,目前在低空经济发展方面有很多规划,但都离不开对无人机的感知、探测、反制等手段。这片垂直高度1000米范围内的空域,管理的复杂性与技术挑战曾引发广泛关注。雄安新区选择以技术和政策破题。

以技术创新助力管理实践,以秩序引导安全。中国通号是以智能控制技术为特色的高科技产业集团,其展示的这套空管系统从运用静电探测技术精准捕捉微电荷变化到记录分析无人机通信链路,构建起“全域感知—精准反制—反向接管”的闭环防御体系。技术的精妙之处在于,它既非简单拦截,也非被动防御,而是通过反向控制实现“以秩序引导安全”。

这种思维恰是雄安低空经济的缩影:安全与创新相辅相成。当监测技术不断迭代升级,当对低空飞行目标的动态追踪能力实现突破,这片空域便从风险场域转化为生产要素流动的“高速公路”。

技术突破的背后,是制度创新的托举。雄安深知低空经济的发展不能靠企业单打独斗,而是需要完善政策、资本、人才交织的生态网络。雄安新区发布的《关于支持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中,从实缴注册资本奖励到共性关键技术攻关补贴,12条政策精准聚焦产业链的关键节点;安新县揭榜挂帅机制打破传统科研组织方式,让企业带着场景入场,政府带着资源护航;产学研合作更将石家庄铁道大学的算法研究、通号公司的技术优势、雄安国创中心的转化平台拧成一股绳。这种政策搭台、技术唱戏、生态聚链的模式,让“北斗+低空”在数字淀乡扎根,让应急救援的响应时间实现秒级压缩。

当前,低空经济已从政策红利期步入规范发展期。唯有通过技术创新助力管理实践、法治建设明晰权责边界、治理模式激发市场活力,才能让低空经济真正“飞”出高质量发展的新天地。仰望雄安的天空,无人机划出的不仅是飞行轨迹,更是一条条新产业、新业态的生长曲线。(李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