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首页 > 实时讯息 >

再这么使用胰岛素,肝就废了!医生忠告:不注意2点,是给肝上刑

来源:中原新闻网

在糖尿病治疗领域,胰岛素一直被视为控糖的“得力助手”,是众多糖友维持血糖稳定的关键武器。可最近,一则“再这么使用胰岛素,肝就废了!”的消息,在糖友圈里掀起了轩然大波。胰岛素不是救命稻草吗,怎么会和伤肝扯上关系?这可把许多糖尿病患者搞糊涂了,满心疑惑,难道控制病情的方法又错了?别急,今天咱就把这事儿掰扯清楚。

在医院工作多年,我见过太多因胰岛素使用不当,给肝脏带来严重负担的真实案例。大家都觉得,只要把糖尿病控制好,身体就能万事无忧。但残酷的现实是,胰岛素用不对,很可能出现“血糖控制住了,肝脏却扛不住了”的悲剧。胰岛素本身并没有错,问题出在使用方式上。尤其是下面这两点,如果不重视,那简直就是拿肝脏“开刀”。

## 饮食运动“拖后腿”,肝脏成了“储油罐”

先给大家讲个病例。有一位典型的2型糖尿病患者,起初靠吃药控制血糖,效果还算不错。可随着病情发展,药物渐渐“不给力”了,血糖控制变得不理想。无奈之下,他开始使用胰岛素。为了让空腹血糖降下来,他走上了一条错误的“加量之路”。胰岛素注射剂量一调再调,越来越高。可与此同时,他的饮食习惯几乎没有任何改变,大鱼大肉照吃,甜饮料也没少喝,平时更是懒得动弹,能坐着绝不站着,能躺着绝不坐着。

就这样过了短短半年,表面上看,血糖确实稳住了,可他的体重却像吹气球一样迅速飙升。更糟糕的是,他开始感觉肝区时不时隐隐作痛。去医院一检查,结果让人大吃一惊。原本只是轻度脂肪肝的肝脏,已经发展成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肝酶数值翻倍增长,通过B超检查,能清楚看到肝脏回声弥散严重,就像蒙上了一层“迷雾”,肝脏已经不堪重负。

可能有人要问了,胰岛素不是降血糖的吗,怎么会让肝脏“变肥”呢?这就得讲讲胰岛素的“另一面”了。胰岛素除了能降低血糖,还有个强大的功能,那就是促进脂肪合成。它就像一个“指挥官”,一方面指挥细胞把血液中的葡萄糖“拉”进细胞内,为身体供能;另一方面,又让身体把多余的能量转化成脂肪储存起来。

当胰岛素长期处于偏高的水平时,肝细胞就像被施了魔法,更容易把脂肪囤积起来。想象一下,肝脏原本是一个高效运转的“加工厂”,现在却慢慢变成了一个堆满脂肪的“储油罐”,负担能不重吗?临床上有研究专门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做过观察,发现那些胰岛素使用时间越长、剂量越高,同时体重又控制不理想的人群,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发生率,要远远高于只靠饮食控制或口服药物维持血糖的人。

这可不是说胰岛素是“坏药”,它本身是无辜的。问题在于,很多人在注射胰岛素的同时,完全忽视了饮食结构的调整,也没有制定合理的运动计划。这就好比一边辛苦地打扫房间(控糖),一边又不停地往房间里扔垃圾(催肝肥)。血糖虽然暂时稳定了,但身体的另一端——肝脏,却已经快被压垮了。

## 忽视复查肝功能,肝脏默默“受伤”

再给大家讲个让人痛心的例子。有一位患者,胰岛素已经打了两年多。刚开始的时候,血糖控制得还挺好,一切似乎都在正轨上。可慢慢地,他总感觉自己特别容易疲倦,干什么都提不起精神,胃口也越来越差。但他并没有把这些症状当回事,觉得可能是最近太累了,休息休息就好。

直到有一天,他去医院复查,查肝功能的时候,结果让他傻眼了。转氨酶数值翻了好几倍,B超检查提示脂肪肝的情况明显加重。再进一步检查胰岛素抵抗指数,数值也升得吓人。这就奇怪了,明明一直在打胰岛素,为什么身体对胰岛素的反应却越来越差呢?

这里就涉及到一个很多患者都不知道的“暗坑”——胰岛素抗性。当身体对胰岛素反应不灵敏时,即使打再多的胰岛素,降糖效果也会大打折扣。为了达到控制血糖的目的,身体就只能不断增加胰岛素的分泌量,或者患者自行加大胰岛素注射剂量。

在这种情况下,肝脏承受的压力超乎想象。要知道,肝细胞可是胰岛素作用的重要靶点。当胰岛素水平持续升高,肝细胞对它越来越“迟钝”,肝脏内部的代谢就会陷入混乱。脂肪代谢能力下降,大量脂滴在肝脏内堆积,炎症反应也随之增强,最终导致肝细胞受损。

研究表明,胰岛素抵抗指数升高与肝纤维化进展之间有着明确的关联。尤其是在肥胖或2型糖尿病人群中,胰岛素抵抗更是推动脂肪肝向肝炎、肝硬化发展的重要“幕后黑手”。可遗憾的是,很多患者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更不会主动去检查胰岛素抵抗指数和肝功能。他们只关注血糖是否稳定,却不知道肝脏正在不知不觉中被拖进深渊。

更可怕的是,肝脏出现问题时,往往没有明显的症状。不像感冒发烧,会有头疼、发热等明显感觉。肝脏就像一个默默奉献的“老黄牛”,即使受到损伤,也不轻易“吭声”。很多患者直到肝功能异常,转氨酶升高,甚至出现黄疸,皮肤和眼睛都发黄了,才开始着急。可到了这个时候,肝细胞已经损伤了不少,想要完全修复,难度极大。

很多人对胰岛素存在误解,觉得只要血糖高了,就盲目地增加胰岛素剂量。甚至有些人,看到血糖稍微偏高一点,就自作主张多打一针。这种“随心所欲”的打法,是对自己身体极大的不负责任。胰岛素和肝脏之间的关系,就像一场微妙的博弈。用得科学合理,胰岛素就能帮你控制血糖,维护身体代谢平衡;可要是用得不当,它就可能在你身体里埋下“隐患”,慢慢损伤肝脏。

我见过不少这样的病人,因为使用胰岛素方法不对,出现了肝酶升高、脂肪肝加重的情况。但当他们调整了饮食结构,开始控制体重,规律运动之后,再去医院复查,惊喜地发现,肝功能得到了明显改善,胰岛素剂量也可以降下来了。这充分说明,胰岛素本身不是导致肝脏问题的罪魁祸首,关键在于使用胰岛素之后,你的生活方式和对身体的管理。

有研究指出,如果在使用胰岛素的同时,坚持进行中等强度的运动,比如每天快走半小时、骑车上下班或者每周慢跑几次,同时控制高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多吃蔬菜、全谷物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并配合使用一些能够改善胰岛素敏感性的药物,像二甲双胍,患者的肝脂肪变性发生率会大大降低,甚至部分轻中度脂肪肝患者的病情能够实现逆转。

所以说,肝脏不是被胰岛素“用坏”的,而是被那些不科学、不动脑子的使用方法“折腾坏”的。真正科学的控糖,是要做到血糖稳定的同时,肝脏也能保持健康,两者兼得,而不是顾此失彼。在医院工作的这些年,我见过太多因为忽视肝脏健康,导致严重后果的案例。肝脏这个器官,平时安安静静,不喊疼不叫苦,可一旦出问题,往往就是大问题,让人措手不及。

特别是糖尿病患者,本身代谢就处于紊乱状态,如果在控糖的同时忽视肝脏,那问题恶化的速度可比普通人快得多。肝脏在人体代谢中起着极其关键的作用,一旦肝脏撑不住了,后续的糖代谢也必然会受到影响。到那时,就会陷入越打胰岛素,效果越差,效果越差就越加大剂量的恶性循环,最终肝脏受损严重,甚至危及生命。所以,各位糖友们,一定要重视胰岛素的正确使用,关注肝脏健康,别让错误的用药方式伤害了我们的身体。

【本内容为故事类医疗健康科普文章,文中除了健康科普内容所出现的任何人名、地名、事件均为艺术加工,并非有意冒犯或贬低任何个人、团体或组织。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请理性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