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广东某地马拉松赛事的部分参赛者反映称,在第三方平台“爱云动”上,只要付费,任何人都可以下载他人参赛的照片、视频并使用。事件引发热议,不少网友表示,谁来保护当事人的肖像权?
马拉松参赛选手希望自己在赛场上拼搏的飒爽英姿能够被及时记录,但有限的官方摄影师或者媒体记者很难满足上千名选手的拍照需求。于是,有一些第三方平台的摄影师就蹲守在马拉松赛道沿线,拍摄照片并且上传到平台。赛后,选手在平台上可以通过号码牌、人脸识别进行搜索,找到自己的照片,付费便可下载高清的照片或者视频。
这种方式的确满足了一些选手的拍照需求,但只要付费,任何人都可以下载他人参赛的照片、视频并使用,背后还可能涉及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随着马拉松比赛越来越多,上传的照片势必越来越多,积聚的法律风险、纠纷就必然越来越多。
从相关法律法规来看,赛事主办方享有赛事的传播权,未经允许,第三方将拍的照片或者影像用于营利,可能涉嫌侵犯《著作权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广播组织权,或者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条规定的诚信原则;另外,在没有取得授权的情况下,第三方平台拍摄跑者肖像并用于牟利,也涉嫌侵犯他人的肖像权。
参赛者自愿奔跑在开放赛道,却不代表默许自己的形象成为他人“提款机”。第三方平台违背合理使用情形而大肆拍摄和销售,经不起推敲。这种以盈利为目的的转卖传播行为,远超出当事人可合理预期的处理方式,属于违法行为;这种商业行为也不在民法典所称的肖像权合理使用的范围内,是侵权行为。
一边是选手的拍照需求,一边是肖像权的保护,“一刀切”地禁止摄影师在赛道边上拍照、上传,肯定不现实,还可能引发更多赛手的反感。平衡取照的方便和肖像权保护,通过公开的规则来明确和规范,探寻到一条合理、合规的经营之道才是正途。
无论如何,跑“马”不该成为个别平台侵权的“围猎场”。面对需求,主办方应该更加重视赛事摄影服务,主动增加摄影资源投入,为跑者提供更多可供选择的免费、优质照片。同时合法合规引入第三方平台,强化搜索照片者的身份认证,既方便用户下载又能保护其他人的肖像权。如此,才能帮助当下方兴未艾的马拉松产业走向成熟、规范。
特约评论员 焦杨
上游评论投稿邮箱:sypl202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