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首页 > 实时讯息 >

海上新山东 青岛新实践 | 山东港口青岛港:做强链接全球“超级枢纽”

山东港口青岛港:做强链接全球“超级枢纽”

前7个月实现货物吞吐量4.34亿吨,同比增2.1%;集装箱吞吐量1924万标箱,同比增7.8%

“新防城”轮日前靠泊山东港口青岛港,标志着“WSA8中远海运南美八线”正式启动,该新航线直航墨西哥恩塞纳达和曼萨尼约两大关键港口,为中国与墨西哥乃至环太平洋地区的贸易往来提供周班高频、时效稳定的集装箱运输服务。像这样开辟新航线的场景,在青岛港已成为常态。

交通运输部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青岛港实现货物吞吐量4.34亿吨,同比增长2.1%;实现集装箱吞吐量1924万标箱,同比增长7.8%。

从航线网络的延伸布局到货物结构的优化升级,再到绿色能源加注的率先布局,青岛港正以全方位的枢纽能级提升,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体系,持续增强中国与世界经济连接的广度与韧性。

繁忙的山东港口青岛港前湾港区。

“超级枢纽”全向辐射

航线是国际枢纽港竞争的核心要素,也是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重要基础。

前不久发布的《山东省港口与航道布局规划(2025—2035年)》进一步突出青岛港国际枢纽港的地位和作用,明确提出以青岛港为龙头,烟台港、日照港为两翼,威海港、滨州港、东营港、潍坊港为补充的“三主四辅”世界级海洋港口群布局,加快构建国内国际“5 5”海上运输通道,打造东北亚国际航运枢纽和世界一流海港。

密集的航线如同港口的“血脉”,决定了其辐射范围、服务能力和在全球航运网络中的地位。

今年以来,青岛港不断开辟和加密远洋干线和直达航线,共新增14条集装箱航线和3条海铁联运线路,在航运版图上刻下“核心枢纽”的鲜明坐标。其中,达飞海运中南美线、中外运集运进一步加密“一带一路”优势航线组群,3条海铁联运线路大大压缩了黄河流域企业出口的物流成本和时效。

截至目前,青岛港集装箱航线总数达到233条,通达18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700余个港口,航线密度持续稳居中国北方港口首位,其中RCEP及“一带一路”航线占比超60%。

多元灵活的航线布局也成为中国制造布局新兴市场的助推引擎。青岛港对东盟出口实现“天天班”直达航线服务,并有效利用海铁直运等模式,推动跨境电商包裹“随到随查随放随发”,进一步提升了物流效率,扩大了市场份额。

助力“新三样”出海

港口素有国民经济“晴雨表”之称。通过观察港口的繁忙程度、货物结构的变化,可以判断外贸的运行情况、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等。

作为中国第二大外贸口岸,青岛港是原油、铁矿石、橡胶等大宗商品集中转运的关键节点,集聚了上游原料供应商、中间船公司和贸易商、下游制造企业等,对于区域产业乃至宏观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

在当前全球经贸环境不稳定、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青岛港延伸港口服务功能,提升物流畅通能力,为“新三样”产品打通出海“快车道”,实现全球主要汽车消费市场全覆盖,助力外贸结构优化升级。

满载工程车、挖掘机等机械设备的船舶驶向印度尼西亚,直接用于当地工程项目建设;满载2500余辆国产新能源汽车的滚装船起航前往中美洲;300余辆商品车顺利前往东非……今年1至7月,青岛港深入挖掘汽车、翻斗车、挖掘机、自卸车、登高机等特色货种,进一步畅通商品车规模化出口新通道,商品车出口同比增长23%,其中工程车出口同比增长35%。

目前,青岛港正加速构建汽车滚装国际中转中心,持续巩固商品车出口优势,不断升级枢纽功能与服务能力。

除了商品车,工程设备、新能源装备等也经青岛港源源不断出口海外,支撑着外贸发展由大向强转变。装载森麒麟轮胎的中远海运“东南非直达快航”周班轮,将航程从40天压缩至20天,该航线上半年完成吞吐量较去年同期猛增30倍。

加码绿色能源加注

8月14日,“中远海运康乃馨”轮在青岛港前湾港区79#泊位完成210吨甲醇加注作业。两个月前,青岛港完成中国船燃北方首单生物燃料油加注。此外,青岛港还入列全国首艘氢电拖轮“氢电拖1”轮。

青岛港为何要聚焦甲醇、生物燃料、氢这些新能源?

绿色能源加注是推动航运业绿色转型的基础设施,更是青岛国际航运中心能级提升的关键一环。

航运业承担了全球80%以上的贸易量,在前所未有的减排“大考”之下,船舶用燃料逐步从高排放的化石燃料转向低排放乃至“零排放”的绿色燃料,甲醇、LNG、氨、氢等已成为行业“新选择”。

以甲醇为例,与传统燃油相比,其能够大幅减少氮氧化物与颗粒物的排放,还具备可再生性,可由天然气、生物质、二氧化碳等多种原料合成。挪威船级社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球共订造151艘替代燃料动力船舶,其中40艘为甲醇动力。提前布局甲醇加注,可吸引国际船公司在青岛港补给,巩固提升国际航运枢纽地位。

同时,绿色能源本身是大宗商品,交易金额大、产业链条长,涉及生产、流通、贸易、仓储、金融、保险等。因此,加注产业被视为“流量经济”和“枢纽经济”的代表,谁成为加注中心,谁就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全球的能源价格、标准制定和航运格局。

山东港口计划逐步在山东全域提供甲醇、LNG、液氨等全品类绿色替代能源加注服务,全力打造中国北方绿色船燃加注枢纽,持续完善绿色替代能源加注服务网络,为加快建设世界级海洋港口群贡献更多力量。

锚定世界一流,一个链接全球的“超级枢纽”正在加速崛起。(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周晓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