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永州讯(通讯员 尹俊和 黄明顺)清明雨润,茶芽吐翠。连日来,道县瑶山深处,数千亩高山野生云雾茶迎来采摘季,这些生长在高海拔地区的古茶树,历经风霜孕育出独特的香气。当地通过成立茶叶加工合作社,打通采摘、加工、销售全链条,让“绿叶”变“金叶”,铺就了一条“茶香致富路”。
清晨,瑶山的晨雾还未完全散去,洪塘营瑶族乡的村民们已背着竹篓踏上了采茶的山路。他们沿着蜿蜒的山径穿行,在层峦叠嶂的峡谷间寻觅着最鲜嫩的茶芽。村民们灵巧的指尖在茶树枝头翻飞,一簇簇嫩绿的芽叶被快速采入竹篓,整个峡谷都弥漫着淡淡的茶香。夕阳西下时,忙碌了一天的村民们陆续下山,有的直接前往村里的茶叶合作社,有的则在指定地点等候合作社前来收购当天采摘的新鲜茶叶。
道县洪塘营瑶族乡插花坪村村民蒋明富:“野生茶树都长在800多米的陡山上,以前采了茶要往山外去卖,价格低就算了还卖不出,现在我们的山下有合作社直接收,每斤价格也比以前高很多。我每天可以摘3 到4斤,一天的收入有200多块。”
洪塘营瑶族乡地处亚热带雨林气候区,这里山峦叠嶂,常年云雾缭绕,昼夜温差显著,独特的地理环境为野生茶叶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小溪畔、山谷间,分布着5000多亩的天然野茶林。为解决村民采茶后分散加工难、销售渠道窄的问题,洪塘营瑶族乡于2022年在瑶山下成立了茶叶加工农民专业合作社,并与村民签订保底收购协议,按品质分级定价,推出“营道古茶”品牌,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全国。
道县洪塘营瑶族乡茶叶加工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何礼来:“我们以每斤40元的价格收购鲜叶,比市场价要高出1.5倍。目前已经有100多户村民加入我们了,日均可以收购、加工鲜叶600来斤,预计今年的春茶要突破200万元。”
近年来,为打造可持续发展的茶产业链,除了采摘野生云雾茶外,当地乡政府还积极鼓励村民流转山地、山场发展茶叶种植,同时配套建设现代化茶叶加工厂,引进杀青、揉捻、烘干等自动化设备,培育壮大本土茶叶品牌,打通从种植到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条,让优质的高山茶成为群众增收的“摇钱树”。
道县洪塘营瑶族乡党委副书记、乡长黎桢:“通过‘合作社+农户’模式,去年村民户均增收1.2万元,比单干时翻了两番。接下来,我们将从茶树移栽扩种、制茶工艺提升、品牌打造和市场推广等多方面发力,助推野生茶产业做大做强,带动更多农户增收致富。”
据悉,今年瑶山春茶采摘将持续至谷雨,预计产出干茶2吨,总产值较去年增长20%。眼下,合作社加工车间内机器轰鸣,茶香四溢,一批批包装精美的茶叶将发往各地,瑶山“绿叶”真正变成了富民“金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