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积区融媒体中心讯(记者 马玉婷 刘芳 王玮瑕)当老果园华丽蝶变,会激活怎样的振兴动能?当果树大豆“牵手”,会碰撞出怎样的致富火花?麦积区甘泉镇给出了精彩答案,通过在农业种植领域积极探索,实施果园挖改与大豆套种模式,为当地农业发展注入新活力,在希望的田野上描绘出一幅如火如荼的春日新图景。
走进甘泉镇八槐村的老果园改造示范点,一排排新栽种的苹果树苗迎风舒展,焕发出勃勃生机。村民们正穿梭于整齐的田垄间,抢抓农时在苹果树林间套种大豆。他们有的忙着除草,有的驾驶着小型农机翻耕土地,还有的手持专业农具,专注地放入豆种、填土……大家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劳作景象。
八槐村曾是甘泉镇远近闻名的苹果种植专业村,然而,随着时间推移,果树老化、品种单一等问题日益凸显,传统果园产量下滑、收益缩水,发展陷入瓶颈。今年初,八槐村启动老果园挖改项目,引进抗病性强、市场前景好的新品种,并配套实施“深翻改土+水肥一体化+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技术措施。新苗成活率达95%以上,较传统栽种方式提高了近30%。
据了解,由于新植苹果树至少需要5年时间才能挂果,生长周期长,前期收益有限,在苹果树种植初期,果树较小、叶片生长稀疏,树下土地长期闲置。而大豆生长周期短、植株矮,与苹果树在光照、养分等方面竞争小。在这期间,在林下套种大豆低矮作物,当年就能有收益,刚好能够填补幼龄果树没有产出的空白,有效提高土地综合利用率。
“我们八槐村今年老果园挖改项目涉及普通挖改560亩、矮化密植96亩,果树树苗已经全部种植结束。矮化密植的果树明年开始零星挂果,三年挂果率将达到50%,5年以后亩产将达到8000斤,很受群众欢迎。”甘泉镇八槐村党支部书记阮引全高兴地说,“现在正在进行大豆套种,套种面积96亩,预计5月中旬基本结束。为了提高群众收益,政府每年每亩还补贴500元,在果树生长期套种大豆,当年就能产生收益,村民种植积极性很高。”
近年来,甘泉镇立足本地资源优势,聚焦果品产业发展,围绕果园改造提升、产业提质增效等方面精准施策,积极探索助农增收新路径。“2025年,我镇实施老旧果园改造提升1415.68亩,防雹网519.29亩,果园提质增效900亩。目前,苗木已全部种植完成,长势良好。与此同时,为帮助农户增收,我们在改造果园进行‘大豆套种’项目,以一亩三分地生四分金的理念,利用苹果保水土、豆根固氮肥的特性,三年挂果期套种三季豆,采取一地多收,助力农民不断增收。”甘泉镇副镇长张莉平说。
以“改”破题,用挖改举措重塑产业筋骨;以“新”赋能,借科技与智慧激活土地潜能。甘泉镇将坚持把做大做强果品产业作为富民强镇的重要举措,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突破口,按照“老果园抓挖改、盛果园抓提升、幼果园抓管理”的果品产业发展思路,助推全镇果品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编辑 杨艳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