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学期脚步临近,丰顺县汤南镇教育版图将添浓墨重彩的一笔——嘉应学院丰顺校区(紫琳学院)与汤南镇实验小学新校区即将迎来首批师生。这两所承载着当地群众对优质教育期盼的学校,从蓝图到实景的跨越,离不开汤南镇各级人大代表在项目用地征收中的硬核担当。他们用脚步丈量土地,用真情化解矛盾,在一个个具体难题的破解中,写下“为民履职”的生动注脚。
嘉应学院丰顺校区2000多亩的规划用地、汤南镇实验小学的新校区版图,背后是一千多亩土地的征收攻坚。全镇50多名各级人大代表共组成的“攻坚队”,不仅完成了征地、拆违、迁坟等繁重任务,更在无数次群众工作中,用智慧与耐心解开一个个“心结”,啃下一块块“硬骨头”。
人大代表的“三本账”:算清政策账、情理账、长远账
汤南实验小学征地涉及汤南镇多个行政村,其中新楼村的征地工作曾一度陷入僵局。部分村民因担心土地被征收后生活无着落,对征地工作十分抵触,甚至出现聚集阻挠丈量的情况。镇人大代表罗锦波、罗永亮等人得知后,白天带着政策手册挨家挨户走访,晚上开“夜谈会”,给农户算清“三本账”。“这是征地补偿标准明细表,每亩地的补偿款、附着物赔偿都写得明明白白,一分不会少;我们村靠近新校区,将来商铺租赁、后勤服务都是商机,这是‘长远账’;孩子们在家门口就能上大学、读好小学,这是花钱买不来的‘教育账’。”他们的话接地气、有分量,最终,村民们的心结被解开,高效推进征地工作。
镇人大代表罗锦波入户做被征地农户思想工作。
人大代表用“土话”讲政策,拿量尺护权益
除解决纠纷,人大代表们还深入群众宣传政策。镇人大代表、汤南镇人大主席陈琳海首当其冲,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征地补偿标准,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做好思想疏导和答疑解惑工作,消除群众疑虑,赢得他们对征地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在土地丈量环节,他带领着征地工作组严肃认真,手拿量尺仔细测量,尽量减少误差,保障政府和农户双方权益,顺利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嘉应学院丰顺校区的征地工作。
镇人大代表、汤南镇人大主席陈琳海正在为农户们解惑。
人大代表“开学护航”:从校门到宿舍的全链条调研
两所学校开学前夕,汤南镇各级人大代表组成“开学护航队”,带着群众关心的问题开展了“察民情惠民生助力百千万”·人大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在嘉应学院丰顺校区,代表们听取了项目负责人就校园建设收尾、师资配备、招生计划等情况汇报,并针对教学配套完善、周边环境优化等群众关心的问题与项目方深入交流,提出建设性意见。期间还查看了行政楼、教学楼、宿舍楼等建筑装修的情况,确保9月份开学校区正常投入使用。
汤南镇各级人大代表到嘉应学院丰顺校区开展“察民情惠民生助力百千万”・人大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
如今,漫步在即将启用的嘉应学院丰顺校区校园,错落有致的教学楼、绿草如茵的操场已具雏形;汤南镇实验小学新校区的主体建筑也已完工,工人正在进行最后的绿化收尾。这些崭新的教育地标背后,是人大代表们上千次的入户走访、上百起矛盾纠纷的成功化解。
“人民选我当代表,就得为人民办实在事。”这是汤南镇人大代表们常挂在嘴边的话。从征地一线的攻坚克难到项目建设的持续监督,他们用行动诠释着履职担当。随着两所学校的开学,汤南镇的教育画卷正徐徐展开,而人大代表们护航教育发展的故事,还将在这片土地上继续书写。
南方+记者 黄培强
通讯员 罗振东
【作者】 黄培强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