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首页 > 实时讯息 >

国台定制开发联盟委员会召开专项会议:以规范重塑行业,以生态引领未来

4月26日,国台定制开发联盟委员会第一届第二次会议在成都召开。这场由国台数智酒业集团多位高层领导与全国数十位经销商共同参与的会议,不仅是对国台定制酒阶段性发展的总结,更探讨了面向未来十年的战略布局。

会议以“践行国台通之商道 开创定制产品发展新局”为核心议题,明确了定制酒业务的战略定位、管理规则与发展方向,并发布国台定制开发合作的行为准则,为国台定制酒的长期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四川酒投酒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阎力伟、四川华商铭酒酒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红兵、北京中酿国际酒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郝金柱、广东微牛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黄敏、四川酒玖汇酒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朱海虹、广东红门酒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华兴、贵州星苑春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郑思权、贵州九龙源酒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袁红龙、东方锦园(北京)酒业有限公司总经理于海瑞、贵州国台相邀酒业营销有限公司总经理沈皆祥、河南金辉酒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池金清、甘肃亿得商贸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洪清、辽宁礼宾酒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勤、四川六缘人家酒业有限公司总经理任英宝、复酒(四川)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西域胡杨、河南方之舟品牌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吴一、内蒙古将相和酒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徐飞、深圳市国洋酒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李鹏等经销商代表参加会议。

■规范定制酒发展的“国台解法”

作为白酒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定制酒长期面临两大矛盾:一方面,个性化消费趋势推动其成为增量市场的关键抓手;另一方面,行业内普遍存在的“透支主品牌”“价格混战”“短期投机”等乱象,导致定制酒沦为厂商博弈的牺牲品。对此,国台选择以“规范”破题,将定制酒纳入企业整体战略框架,并赋予其清晰的使命。

天士力创始人、国台数智酒业集团荣誉董事长、创新生产力总师闫希军在会上提出,国台主品与定制品是“一体两面”的关系:主品牌承担树立高端形象、抢占消费者心智的任务,而定制酒则需覆盖区域特色、圈层需求与长尾市场,形成“航母舰队+护卫舰群”的协同效应。他表示,定制酒绝非主品的“山寨版”,而是通过“精准定位、精准营销、精准协同”成为区域细分市场的“唯一解”。

为此,国台提出定制酒的四条铁律:‌设计管控‌(与主品视觉区隔)、‌价格区隔‌(严守体系不冲击主品)、‌渠道隔离‌(线上线下专销分离)、‌规则共守‌(践行“不抢位、不乱价、不侵权、不窜货、不打架”的五不原则)。从视觉标识、定价体系、流通范围到合作准则全面规范,严防定制酒与主品牌的内耗。

这一系列准则,不仅是对行业顽疾的精准打击,更体现了国台对定制酒的战略定位,它绝非权宜之计,而是承载着“释放创新势能、激活经销商活力、填补价格带空白”的长期使命。

天士力创始人、国台数智酒业集团副董事长吴迺峰表示,国台高质量发展需要一个完善的品牌矩阵,这需要广大经销商合作伙伴共同努力建设。定制开发业务是国台的整体战略,只有厂商共同遵守合作行为准则,才能获得长期良性的发展。国台将发展成一个融合创新的大平台,聚集更多有想法、有能力、有资源的合作伙伴。

主动规范定制酒的发展,并制定系列条款,形成“有章可依,有律可循”的制度化管理,这是国台在行业内的又一次创新之举。这一战略性举措的背后是国台对消费趋势的深刻洞察。正如闫希军所言:“现在的消费者既要名牌面子,也要个性里子。”国台通过定制酒既满足多元需求,又以统一规则确保品牌价值不被稀释,为行业提供了“开放中见秩序”的范本。

■厂商共建

构建定制酒的可持续发展生态

规范定制酒发展,不仅需要顶层设计,更依赖厂商共识与系统化落地。会上,国台数智酒业的多位高管从不同维度阐释了国台对定制酒的规划,展现出“战略坚定性”与“执行精细化”的双重特质。

天士力大健康产业投资集团董事局副主席、天士力数智健康产业集团总经理朱永宏表示,定制酒必须平衡长期与短期利益,厂商需“共担使命、共建体系”。国台将通过供应链整合、数字化管理、金融支持等手段赋能经销商,例如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产品溯源,建立透明的利益分配机制,从根源上杜绝渠道冲突。

天士力大健康产业投资集团副总裁、国台数智酒业集团副董事长兼总经理叶正良则从产品逻辑切入,表示国台已形成严密的酒体研发体系,能够覆盖多元价位段。“定制酒要与主品牌互相赋能,逐渐培育成独立的产品品牌。”这意味着,国台定制酒并非简单的贴牌生产,而是基于消费者洞察的精准创新。例如,针对区域市场推出地域文化联名款,或为圈层客户打造专属健康概念酒体。

销售端层面,国台销售公司董事长刘宏伟重申“长期主义”原则。他表示:“25年来,国台视质量为生命,定制酒同样需要坚守这一底线。”他呼吁厂商相互监督,不急功近利,通过供需动态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

国台销售公司总经理汤旭进一步明确定制酒在国台品牌矩阵中的定位。他表示,定制开发品牌是国台八大业务单元之一,是四大品牌体系之一,是国台重要的战略规划和营销策略,是国台主品牌产品的销售渠道网络扩大、区域拓展、消费人群覆盖、价格卡位等的重要补充。

在会上,多位经销商也谈到了对国台定制酒发展的看法,既分享了已有的经验,也共同探讨未来的模式。厂商之间遵循着开诚布公、坦诚相待的沟通惯例,为做好定制开发产品规范长远发展,共同商议厂商协同攻坚市场的办法措施。

从闫希军的讲话到经销商代表的发言,传递出明确且坚定的信号:国台将定制酒视为战略级业务,而非权宜之计。通过建立规则、共享资源、强化服务,国台正推动经销商从“短期逐利者”转型为“品牌共建者”,提供厂商共建的新范式。

■国台“通之商道”

升维商业哲学,破除行业内卷‌

在年初的全国经销商大会上,国台提出要将定制酒作为重要板块来发展。这一决策在当时引起了业内关注,如何正确看待定制酒的发展定位、如何引导定制酒可持续发展、如何将规划落实到位……一系列的挑战摆在国台面前。经销商大会后,闫希军率队深入市场调研,聆听一线经销商对定制酒的看法,再结合对酒文化和商业的思考,国台以“通之商道”作为回应。

而本次会议最核心的底层逻辑,正是国台“通之商道”战略的深化落地。这一商业哲学,不仅是国台规范定制酒的指导思想,更是其应对白酒存量时代竞争困局的顶层设计。

“通之商道”的本质,是重构“供应商—酒厂—经销商—终端—消费者”的全链价值生态。在存量竞争时代,白酒行业面临深度调整带来的诸多挑战,国台“通之商道”的提出,致力于构建“一体化的战略性股权关系、平台化的股权合作关系、联盟化的利益合作关系”。依托数智通达系统、供应链金融、共创共享激励体系等六大系统,实现价值贯通、数据连通、生态互通、文化融通四个维度的全面贯通。

定制酒正是“通之商道”的关键落地场景。通过定制业务,国台将自身从“产品供应商”升维为“开放赋能平台”。经销商可共享国台的研发、生产与品牌资源,专注于区域市场深耕;消费者则获得个性化产品与会员权益;而国台通过生态扩容,持续强化品牌势能。这种“不建酒厂,共享酒厂”的模式,打破了传统酒业重资产、高门槛的桎梏,让中小经销商也能参与品牌共创。

从更深层次看,“通之商道”是对白酒行业生产关系的一次革新。它通过股权合作、平台联盟、数据互通,将零和博弈的厂商关系转化为共同体。正如闫希军所言:“国台不仅是一瓶酒,更是一个开放共享的赋能型平台。”这种以“通”破“卷”的思维,或将引领行业走出内耗,迈向共生增长的新阶段。(谭离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