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绿色四川】
为进一步提升基层干部群众对自然保护地政策的认知与执行能力,近日,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统筹专业力量,创新采用“会议嵌入式”宣讲模式,主动对接基层政府工作会议安排,赴全市自然保护地所涉及的乡镇街道开展“政策进基层”专题宣讲活动,推动自然保护地管理政策落地见效。
一是创新会议统筹机制,切实减轻基层负担。坚持“会议整合、效能倍增”原则,主动对接镇街常规工作例会、业务培训会等既有会议安排,采取“会前半小时专题宣讲+会后现场答疑”模式,既确保政策精准传达,又避免重复召集会议,实现政策宣讲与日常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切实减少基层干部参会频次,让政策宣讲更接“地气”、更具实效。
二是精准定制宣讲内容,破解基层疑难困惑。前期调研发现基层普遍存在“不知保护地边界、不明禁止事项、不懂管理要求”等问题,市公园城市局以“保护地一张图、卫片问题案例、法规禁止事项”为主要内容,围绕《风景名胜区条例》《四川省风景名胜区条例》《四川省世界遗产保护条例》等核心法规,针对不同乡镇的生态保护重点差异定制案例解析,有的放矢编写宣讲内容,确保政策解读“听得懂、用得上”,靶向破解基层“三不知”难题。
三是深化共建共治理念,凝聚保护管理合力。本次宣讲将覆盖全市涉及自然保护地(含世界自然遗产)的11个区(市)县38个镇(街)172个村(社区)约270名相关工作人员。通过对自然保护地保护价值意义的剖析,让“以保护促发展”理念深入人心,使基层管理人员进一步体会到自然保护地体系的建设不仅承载着维系区域生态安全屏障的关键功能,更是实现“两山”理论转化的重要载体,形成“政策引领、全民参与”的生态保护新格局,推动基层管理人员对于生态保护从被动管控转向主动经营,进一步实现自然保护地高水平保护。
四是助力基层精准施策,推动建立长效机制。宣讲期间设立“政策咨询流动组”,现场解答基层在自然保护地管理、项目准入审批等方面问题,同时大力宣传政府主动靠前服务的重要性,指导基层制定辖区范围内自然保护地管理准则,实现自然保护地严格保护和营商环境优化“双管齐下”,进一步推动自然保护地高质量发展。
本文来自【绿色四川】,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