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首页 > 实时讯息 >

宝鸡市陈仓区虢镇街道: “合伙”服务“小切口” 解锁和美“大民生”

“自己马上30岁了还在单身,同事陆续结婚,同学早已抱娃,家里爸妈又催得紧,上班的圈子女孩子又少。这不多亏了社区红娘牵‘囍’工作室帮忙,让我在七夕前找到了贴心的女朋友。”8月26日上午,在宝鸡市陈仓区虢镇街道育才园西侧的户外交友联谊会上,小伙子李某斌拉着女朋友的手,高兴得喜上眉梢。

近年来,虢镇街道以居民需求为导向,聚焦老年日常生活困难多、青年婚恋交友范围窄、餐饮企业宣传推广难等痛点,由各社区“日常走访调研+公共平台征集+小区居民议事”收集群众需求,牵头联动整合资源、服务、项目、阵地“四本台账”,健全完善“居民点单—社区派单—‘合伙人’接单”闭环机制,探索创新“公益+低偿+市场”运营模式,以需求对接清单化、参与主体多元化、为民服务精准化“三化清单”兑现居民“幸福账单”。

合伙搭桥,从“圈子窄小”到“天广地阔”

“我们以解决青年婚恋问题为切入口,依托‘社区合伙人’项目,通过走访和筛选,聘请口碑好、资源广、能力强的红娘团队‘搭伙’,成功打造了牵‘囍’工作室。”虢镇街道东街社区党总支书记张云介绍说。

东街社区推出“1+2+N”服务模式,以牵‘囍’工作室、相亲室联谊阵地为载体,采取“线上征集+线下联谊”双平台运行,灵活运用“公园草坪+咖啡厅+小区驿站”等多元场景在情人节、七夕、双“11”等不定期开展婚恋讲座、交友沙龙等N种活动。常态化在陈仓育才园、金谷广场、阳光广场等人员密集场所设置“可扫码的缘分墙”、公益相亲角。专业红娘团队定期“坐班”、按需“问诊”,为单身青年搭建称心“鹊桥”,传播文明婚恋理念。

合伙助老,从“居家忧患”到“生活温暖”

“以前在家走两步总怕摔着,现在有了这些扶手、坐凳,心里踏实多啦!”84岁的李师傅摸着自家新装的折叠扶手,笑着说。

陈仓中路社区网格员在日常巡查中了解到,高龄老人日常起居容易磕磕绊绊,存在诸多安全隐患。社区坚持“问需+调研”,将以折叠扶手、U型坐凳、马桶扶手等设施为主的适老化改造内容纳入“社区为民办实事”项目清单,吸纳“双报到”单位陈仓检察院作为“合伙人”,全流程参与资源协调、设施选购、改造安装和项目落地,让社区单方面的“有心无力”变成了合伙人的“群策群力”。如今,这一“暖心”服务为包括李师傅家在内的4户高龄老人家庭居家生活更增了份安全、添了份便利。

社区与“合伙人”携手,把实事办到了老人心坎上,也让“银龄幸福”有了更坚实的保障。

合伙育才,从“照管空缺”到“暖心陪伴”

“姐姐,你来看看,我这个脸谱画得好不好看!”在陈仓区社火博物馆,西安翻译学院的志愿者们带着中街社区的孩子们深入了解社火这一古老而独特的民间艺术,并现场开起“脸谱绘制小课堂”。

西安翻译学院的志愿者团队自2017年和中街社区签订“长期合作协议”以来,每年与社区携手,围绕防溺水、防拐骗,优秀传统文化、“读一本好书”等主题举办青少年暑期公益课堂,让孩子们的假期“有趣”更“有料”。

“很多家长都说,我们的公益课堂极大地丰富了孩子们的假期生活。从开班到现在,我们已经招收了200多个小学员。看到他们脸上的笑容,我们也很有成就感。”志愿者团队带队老师陈福礼说。

“社区合伙人”实施以来,虢镇街道各社区不断优化党群阵地功能,精准链接社会资源,引进来自政府、高校、志愿者、热心企业等不同领域的热心人士30余家加入社区“合伙人”队伍,利用自身优势打造“公益课堂”“牵囍”“商圈”等各具特色、因地制宜的合作治理模式,壮大为民服务“朋友圈”。联动陈仓医院等单位组织开展医疗义诊、特殊群体帮扶等服务20余次,培育“舞蹈协会”“书法协会”“秦腔自乐班”等社区社会组织11支,开展文化活动60余场次,带动“双报到”单位参与环境卫生、治安巡逻,解决乱停乱放、飞线隐患等治理难题18件,做到精心服务精准化。

“社区‘合伙人’,伙的是事情,但合的是人心。我们将持续关注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继续整合资源力量,进一步打造有深度、有高度、有温度、有广度的基层治理新模式。”虢镇街道党工委书记李万平说。

(通讯员 李婷婷)

责任编辑:安心 审核:杨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报料关注西北信息报微信公众号(xbxxbwx)留言或加编辑微信号:y609235490 投稿邮箱:xbxxbxm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