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首页 > 实时讯息 >

小书桌盲盒|《江南蓑衣》:风物人景旧曾谙

潮新闻客户端 庞文辉

天台山多奇人,唐有寒山,宋有济公。

奇人多狂人,恃才又傲物,文思来敢摩崖书妙笔,兴致起会迎风放高歌,乃是直抒胸臆,快意这天地人间走一遭。话说这等奇人,咱当今世,也有一位,他家居石梁山上,大名胡明刚。

明刚兄以农民自居,却尽不干传统农耕之事,只行笔耕;不看农书农时,倒看遍古今中外名著文史哲各类丛书。又因写文勤勉,屡有报刊发表,著作颇多,计十余部书,三百余万字,坊间敬称之为作家。

然此作家不喜坐家,常好游山,玩水,徒步,高歌,以42码双脚丈量大地,不觉间足迹已踏遍乡土无穷处。胡大作家每日眼中看,耳中听,鼻中嗅,口中呼,心中感,终是滋生无数错杂情愫。那诸多感想充盈脑海,满则溢,遂注入笔端,凝结成字,连字成文,不日,便攒出了一本《江南蓑衣》,问世后,曰其为散文精选集。

书分四个篇章,分别为江南蓑衣、南方素描、山上意境和天地文心,此处分门别类,疏落有致,培植整齐,倒还真像农民细心打理下的四丘田:江南蓑衣这丘田,种的是粮食,粮食是主食,有大米,也有粗粮,可饱腹,为肉体供给主要营养;南方素描这丘田,种的是菜蔬,江南鱼米之乡,气候分明,适宜各种蔬菜生长,而天台山高山蔬菜,更有着享誉全国的卓绝滋味;山上意境这丘田,种的是瓜果,补充生活缺失的甜味,让人快意,满足喜悦;天地文心这丘田,种的是花,生活不止眼前,还有无尽远方和逐渐辽阔的精神天空,那是哲人才能探秘到的境界,就像夜半醒来,看一朵海棠花未眠,豁然产生相似的顿悟。

如此层层叠进,由物及人,由表象至内心,由天地万物深入到我们探索文学的本源。这是细读《江南蓑衣》所能带来的感受。

它以《江南蓑衣》千字美文开篇,开篇便酝酿出细细的江南愁绪:一个离了故乡江南的远行人,当他去了北京,在某个茶室和酒吧间,看见久违的故乡蓑衣的影子,那一瞬间的激荡,随后是一浪接一浪的思乡怯情,物己同悲。那背井离乡的蓑衣,不正是背井离乡的自己么?多少人,从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而世人等待的救赎又在哪里?

托物言志,借物抒情,本是常用的写作手法,但在此书之中,却让人莫名感觉真诚,与观者的内心无比妥帖。大概《江南蓑衣》一书中,所托的物都是寻常物,日常常见的意象,所抒发的情又是普世情,人人都藏于心中,等待契机开启的那些人之常情。因此当各类意象出现,譬如石头,山水,清荷,琴萧,鸟语,蛤蟆,蜻蜓,蝴蝶,蝉噪,番薯,山芋,素斋,粥,海鲜,咸菜,竹笋,瀑布,山月,踏歌,夜行等等,它们逐一登场,在文字构建的国度里展露起舞,我们便会欣赏到那些非同寻常的美妙。它们或讴歌,或质疑,或反思,总会牵扯出我们内心同样的讴歌,质疑与反思。在科技发展越来越快的当下,那样的传统记忆已经越来越远了,幸好,书中将它们做了一份保留存档。未来或许也可以成为这个时代的记忆档案之一,就像我们始终记得一千两百多年前的寒山诗,也记得南宋时期行侠仗义的济公故事。

和寒山济公两位天台山奇人一样,明刚兄对天地苍生有一种悲悯。他看万物,看天地间的自身,物悲也是己悲,天地同悲。如此境地之下,人当然应好好珍惜活着,但若宿命来到,他也可以像万法自然一样坦然接受,好比人可以食肉,圣人也可以用己肉饲鹰。料想世间循环果律,本便如此。他还会默默看一头牛,学牛的动作,也学牛的哞叫;他以蛤蟆自比,将自居的山上书院取了别名蛤蟆居;他跟猴子称兄道弟,也能跟狗子互诉衷肠。这纷扰世间,就没有他不能玩的。或许,这才是真正的人间通透,看透一切,方能快意生活。

明刚兄文采自不用说,书法也绝。他在扉页题字赠我,笔力矫健,撇捺如屠龙大刀,勾画似星移斗转,端的是精彩无比。我凝目详观,便觉好似石破天从《侠客行》中悟出了武学之道。阵阵共鸣中,那一笔一划皆在灵动起舞,一招一式均蕴着大道三千。我只觉浑身气血翻涌,筋脉鼓起澎湃有如金石之声,恨不得立马提剑,耍一套“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以致江湖敬意。

说了许多,其实《江南蓑衣》书的美妙,难以说尽,不如去寻一本,细细读之。

或许你的江南也正好,随这场旧梦,又归来。

——————————————————————

周三福利来啦!春风好书盲盒,内含三本春风好书,有作家签名版,也有全新的未拆封版,来试试手气,看看自己是不是幸运读者吧!

抽奖链接:点这里

抽到盲盒的幸运读者,阅读完盲盒里的书籍,也欢迎写一点读后感来我们的晚潮栏目投稿,期待您的佳作!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