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那个在同事群里和男同事“Battle”了一路的新手电车女司机。五一假期第四天,当我分享了准备和家人开电车从成都到达州时,男同事立刻在群里“泼冷水”:“高速充电桩排队到怀疑人生,续航焦虑能逼疯新手!”这话听得我不服气——谁说电车不能优雅长途?这场“油电之争”,倒成了我自驾路上最带劲的动力。
由于是第一次开电车跑长途,我们早早就开启了“规划模式”:出发前一晚给车充满100%电量;打开高德地图的“新能源导航”,输入终点后,系统自动标注出沿途12个充电站,最近的间距不到10公里。
曾经以为高速充电要“看天吃饭”,结果发现场景比想象中有序,中午十一点过的高峰时段,服务区充电桩并没有出现排队的状况,旁边还有移动充电车随时待命,工作人员说这是五一新增的“应急补给”。
同时,我还特别注意到,成巴高速的金堂、南充服务区刚升级了120kW直流快充,还有250到360kw的超充,40分钟能充80%电量,比男同事说的“龟速充电”快多了!
更绝的是,我们搜索到距离南充服务区不远的充电桩在十二点就会进入平峰时段,不到一块钱一度的电,就问你香不香,还能顺道在旁边嗦一碗正宗南充牛肉米粉。
更关键的是,我发现国家电网“e充电”APP或者各个充电桩品牌的小程序都能实时查看充电桩状态——哪个在维修、哪个在排队,一目了然。把这些信息甩到同事群里时,他回了个“狗头”表情:“别高兴太早,高速开空调续航打五折。”
对嘛,就说空调,我们出发前用手机远程开26℃空调,上车时温度刚好,行驶中不再频繁调高低,实测比猛开冷风吹省了15%电量。
下午三点半,抵达达州,全程403公里,我的电车实际续航达成率超过80%,剩余电量还有35%,单程充电花费五十多块,直省了三百多的油费。
根据相关报道,来自国家电网的数据:今年五一,全国高速充电量同比涨了18%,四川高速服务区充电桩覆盖率达97%,成达万沿线超充站占比超过40%。这意味着,每开50公里就能找到“能量补给站”,比找加油站还省心。
这场从同事群点燃的“油电之争”,不知道能不能成功“反向安利”,但是我想说,油车和电车从来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对于新手来说,提前规划就像给电车装上“隐形充电桩”——当你把路线、补能点、节能技巧都变成“可控项”,焦虑自然烟消云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