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首页 > 实时讯息 >

南国智库·市县观察丨翡翠山城从“传统节庆”到“全民盛宴”的破圈之路

南海网记者 余育桑 程小丹

2025年4月2日晚,当海南黎族苗族传统节日“三月三”五指山主会场闭幕式最后一个音符在州府故楼前缓缓落下,绚丽多彩的电子大屏在总控台按下熄灯的按钮,为期3天的民族狂欢圆满落幕。这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共绘民族团结进步新画卷”为主题的盛会,不仅延续了民族文化传承的千年脉络,更以创新思维和科技手段频频“破圈”,打造了一场全民共享的文化盛宴。

五指山市位于海南省的中南部,这里山清水秀,绿意盎然,这个传统古朴的翡翠山城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著称。在2025年的“三月三”活动中突破传统界限,受到广大群众的热评,吸引了960余家国内外媒体的聚焦关注,相关阅读量超过2.5亿人次。这场民族盛宴究竟有何魔力,让这座小城频频“破圈”成为文旅新宠?

活动现场。主办方供图

市民游客从“围观者”到“参与者”的转变

在“三月三”活动期间,五指山市城区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氛围。道路两旁摆满印有节日祝福的彩旗,街道上空,悬挂着五颜六色带有黎锦元素的节日横幅。斑马线和十字路口处,铺展着鲜艳夺目的节日地贴。街道上,时不时还能看见身着民族盛装的市民游客拿着手机和同伴打卡拍照,就连外卖骑手也换上黎锦元素的工作服,整个城市仿佛被节庆的浪潮所淹没。

在老州府旧址、图书馆、杏花楼、老市场这些承载着城市记忆与文化底蕴的地方,也悄然换上了节日的新装,成为实景剧本秀的打卡点。游客和市民化身为“星火使者”,在全城剧本秀中解谜、互动,领取专属奖励,沉浸式感受州府故园的人文气息。

3月31日下午四点三十分,“共绘同心圆 欢乐大巡游”正式开始,市民游客早早地来到城区的三月三大道观看巡游节目。参与巡游的黎族、苗族同胞身着艳丽的民族服饰,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载歌载舞,将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被誉为“黎族百灵鸟”的民歌歌手黄婷丹和侄女在巡游的队伍唱起了黎族民歌《捡螺歌》引起周围的游客市民拍手喝彩。“这是黎族的民歌,我们用歌声欢迎每一个来到五指山的人。”黄婷丹在巡游的队伍里向在场的人招手,回应他们的热情。巡游中,各种传统乐器、民族舞蹈轮番表演,演员群众,不分你我,一同欢歌起舞。

南圣河畔,修缮过的一河两岸焕然一新,绿意层次分明。河面上,龙舟比赛、火壶表演、独竹漂等民俗项目精彩纷呈,观众们的加油声、欢呼声此起彼伏。河岸边,千人长桌宴已经摆开,各式各样的美食,香气扑鼻,让人垂涎欲滴。市民和游客们围坐在长桌旁,品尝着当地美食,交流着感情,享受着节日的欢乐氛围。

“太奇妙了,他们的民俗活动所展现出来的方式让我很难忘。”埃塞俄比亚游客蕾蕾在朋友的推荐下,第一次来到五指山体验“三月三”活动。她表示,在这里可以近距离接触到不同文化展演的方式,虽然和她的家乡文化有所差异,但是各民族之间的文化都是相互欣赏和相互认同的存在。

与此同时,老市场香樟树下,一场“村秀”正在火热上演。以绿树为幕,阶梯为秀场,黎族、苗族同胞、学生、居民,身着传统的民族服饰,手拿生活用具,展示民族风采,吸引众多游客驻足观看。

这场活动,传统舞台的物理界限被打破,五指山市以“城市即舞台”的理念让所有人参与进来。这场盛事,以青山为幕,歌舞为媒,人潮为笔,生动诠释了当传统文化融入日常生活,流淌在每条街道、每双举起的手掌中时,传统文化便真正焕发了生机,拥有了呼吸与心跳。

活动现场。主办方供图

“科技+传统”打造的“赛博”舞台

当传唱千年的山歌与数字信息同频,传统黎锦纹样在裸眼3D中和真人模特同台走秀,独特的圆形舞台造型体现“同心圆”…五指山“三月三”的舞台正以一场“科技+传统”深度融合的开闭幕仪式,为观众呈现了一场前所未有的视听盛宴。

3月31日晚,随着夜幕的降临,五指山市三月三广场灯火通明,2025年“三月三”主会场开幕仪式暨民族大联欢活动在这里盛大举行。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年的开幕仪式演出内容分为“锦绣的承诺、大地的呼唤、雨林的回响”三大篇章,表演形式运用冰屏、AR、无人机等科技手段,打造出了一个富有民族特色又充满科技感的表演空间。

“我们希望通过科技与人文的深度融合,为观众带来全新的观看体验。”开闭幕仪式总导演曹银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舞台设计上,我们采用了同心圆概念,结合声光电全景技术,让传统民族文化在现代科技的加持下焕发出新的活力。”

在开幕仪式式的舞台上,灯光秀与情景演绎相结合,将黎族钻木取火技艺等传统文化元素以现代科技手段呈现,在演出中还展示黎锦登上巴黎时装周的表演环节,让观众在震撼的视觉效果中感受到民族文化的魅力。

开幕仪式最后的表演,正逢春雨绵绵,无人机编队在空中编织出绚丽的图案,与地面的黎族苗族传统歌舞交相辉映,现场的观看的市民游客在雨中依旧热情高涨,纷纷拿起手机记录这美妙的时刻。

“这种传统与科技结合的方式太新颖了!”市民徐丽莎看完开幕式后赞叹道,“舞台的演出既保留了民族文化的精髓,又融入了现代科技的元素,让人眼前一亮。”

4月2日晚,闭幕式在同样的场地举行。与开幕仪式相比,闭幕式的舞台设计更加注重民族传统与乡土文化特色的展示。相同的是,科技元素依然贯穿其中,为这场传统文化盛宴增添了一抹现代色彩。

闭幕式上,除了传统的歌舞表演外,还融入了非遗的展示。同时,舞台背景通过现代投影技术,呈现出了一幅幅生动的民族风情画卷,让观众仿佛置身于五指山的绿水青山之中。

“这次‘三月三’活动让我深刻感受到五指山的人文风采,也让我看到了多元化的呈现方式,非常震撼!”来海南旅居的游客陈女士表示,“希望以后能有更多这样的活动,让我们在欣赏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能感受到科技的魅力。”

活动现场。主办方供图

“科技不是替代传统,而是让它被看见、被听懂。”曹银桥透露,为了用现代化的方式讲好五指山的故事,唱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强音,开闭幕仪式的准备早在今年1月份开始启动,导演组做了近一年的深度采风和创作打磨,组建以五指山市黎族苗族的创作团队,并结合现代化科技,反复的预演和调整节目,只为给观众带来一场独特的文化体验。

五指山市政府相关负责人在演出后表示,本次“三月三”开闭幕仪式通过传统文化与科技舞台的完美结合,不仅打破了舞台的表演形式,也为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未来,五指山市将继续探索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融合之路,为观众带来更多精彩的民族文化盛宴。

活动现场。主办方供图

翡翠山城的底色是温暖

五指山市三月三的活动不仅仅是一场文化的盛宴,更是一次城市温情的全面展现。在这场为期3日的狂欢背后,是长达数月的精心筹备与无数挑战的克服。五指山旅投集团的总经理曹银桥作为本次活动的总导演在接受采访时,深情地分享了这段筹备历程中的点点滴滴,以及这座雨林山城在面对挑战中展现出的温暖底色。

“不出意外的我们出现意外了。”曹银桥在接受南海网、南国都市报记者采访时说道,开幕式当天,表演在开始后天空下起了绵绵的春雨,为防止舞台湿滑导致意外发生,这期间舞台黑屏停止30秒做了防滑处理,节目也临时做删减,并取消了原定的现场互动环节。

“现场让我没想到的是,观众在雨中挥舞手机电筒形成的‘星河’,反而成为最动人的即兴表演。”这一幕,也印证了曹银桥在编排节目时的核心理念:真正的艺术展现形式不在于完美无缺,而是允许有遗憾。

“五指山的每一个人都参与进来了。”曹银桥回忆道。为了应对这场盛事可能带来的交通拥堵和服务压力,五指山市建立起了一套“应急体系”。交通疏导方面,基本放开了全市31个临时停车场,开通了多条免费摆渡车线路,甚至当地的青年干部、学生志愿者、当地的居民身着志愿者马甲,全员化身街头向导员,在街头巷尾为游客指引方向。应急救援上,每个活动区域都制定了安全预案以及救援组,让每一位游客都能感受到这座城市的细心与关怀。

对于网络上热传的“五指山市在这次活动中笨拙而真诚的告白”这条评论,曹银桥表示既感动又反思。“这句话让我们看到了市民游客对这座城市的热爱,也让我们反思到举办大型活动的承载力。”曹银桥说,“因安全因素的考虑,部分活动有排队时间长、观演视野受限等情况发生,这些是未来开展大型活动要进一步优化的问题,但我们为了回馈每一位远道而来的客人,坚持‘零门票’原则,所有核心活动免费开放,就是希望让更多的人能够参与到这场文化盛宴中来。”

活动现场。主办方供图

曹银桥介绍,为了让市民游客继续感受“三月三”活动的精彩和五指山市这座城市的热情,特地在清明节期间举办了嘉年华返场活动。水上打铁花、梯田剧本秀等爆款项目限时重现,让游客们再次感受到了那份独特的民族风情。更重要的是,这次活动验证了“节庆驱动城市更新”的可行性。南圣河治理让两岸绿意新生,老街旧楼修缮使历史肌理再现,这些硬件升级不仅为三月三活动提供了更好的舞台,也为市民带来了持久的福祉。

“五指山下的‘三月三’,看到的不仅仅是一场文化的狂欢,更是一座城市在挑战中展现出的温暖与坚韧。这份温暖,来自到访游客的包容与耐心,来自每一个市民热情与友善,更来自这座城市对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执着追求。”曹银桥说。

活动现场。主办方供图

文旅融合绘就城市发展蓝图

2025年海南黎族苗族传统节日"三月三"期间,五指山市为进一步提升“不到五指山,不算到海南”的文旅品牌,推出“三月三文旅大礼包”,打造"食住行游购娱"全链条文旅消费新场景。

在3月28日至4月6日“三月三”活动期间,针对餐饮企业推出美食消费礼包,发放消费券100万元,游客来到五指山可以享受独具民族风味的山城美食,特别是五指山“十大美食十大小吃”,拉动五指山的消费。

推出旅游产品礼包。各乡镇、畅好居以“三月三”活动为指引开展具有自身区域特色的“三月三”主题活动,五指山市小岛公园也在修缮后常态化开展音乐喷泉秀,活动期间开放复原展示的老州府,让市民游客深入体验五指山文旅融合的新成果。

推出酒店景区优惠礼包。活动期间,五指山市的酒店宾馆、景区景点等企业推出房价减免、餐饮优惠等福利套餐,持续发布旅游宣传视频、推介、设计多条五指山旅游路线,让游客在春日尽享山城美景。

与此同时,“三月三”活动期间,五指山联合知名快消品牌设置线下黎锦快闪店,携手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天津美术学院、知名艺术家举办“五指山毛道乡黎族植物染&藤编艺术展”,让游客感受多元的文化氛围。

活动现场。主办方供图

据了解,五指山市3月28日至4月2日“三月三”活动期间,吸引游客人数17.51万人次,实现游客总花费1.13亿元。其中接待过夜游客7.70万人次,接待一日游游客9.81万人次。

在五指山“三月三”民族节庆期间,城市基础设施的修缮不仅提升了城市的颜值,也为五指山的文旅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极大地方便了游客的出行与游玩体验。随着“三月三”活动的圆满落幕,五指山并未停下前进的脚步。

五指山市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五指山市将借着“三月三”的势头,以"三个深度融合"布局发展。其一,深化区域协作融合,依托三亚经济圈与热带雨林国家公园联盟,开发"蓝绿互动"文旅产品,构建"山海联动"旅游走廊;其二,强化品牌矩阵融合,将民族文化深度植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漂流文化嘉年华”等节庆活动,打造“活动引流-文化体验-产品消费”闭环;其三,推进营销推广融合,在新海港、三亚凤凰机场等交通枢纽持续投放宣传资源,针对岛内客源地开展精准营销,同步推进省民族博物馆4A级景区创建、水满旅游休闲街区改造等硬件升级,多样化提升五指山市文旅产业的综合水平。